Rev. TRUBE, Howard Daniel MM
挽靈神父

 

* Birth in Bronx (布朗克斯), New York (紐約), USA (美國): [3 January 1913]
* Ordination in New York, USA: [16 June 1940]
* Arrival in China: [28 July 1940]
* Arrival in Hong Kong: [1954]

* Death in Hong Kong: [15 June 1995]


#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Maryknoll Fathers and brothers in Hong Kong 1920-2010

         


 

Father Howard D. Trube, M.M.
1913-1995
R.I.P.

 Maryknoll Father Howard D. Trube died in his sleep on 15 June 1995 at his residence, the Maryknoll Technical School in Jordan Valley. He was 82 years old and a Maryknoll priest for 55 years.

Father Trube was born on 3 January 1913, in Williamsbridge, New York, U.S.A. He was one of three children - two boys and a girl - that made up the family of August and Rebecca Trube. After public primary school in Bronx, he continued his education at Stuyvesant High School and later graduated from the Peoples College in New York City. He showed a talent for music early on and as a youngster he sang with the famous Paulist Choristers in New York City.

Since his parents were at first reluctant to allow him to be a foreign missioner, Father Trube enrolled in 1931 at Cathedral College the minor seminary of the archdiocese of New York. But two years later with his parents consent, he entered Maryknoll. As a Maryknoll seminarian he continued his interest in music by studying at the renowned Manhattanville College School of Liturgical Music and he taught Gregorian Chant at the seminary.

Ordained to the priesthood on 16 June 1940, Father Trube was assigned to the Maryknoll Mission in Kaying, South China where Bishop Francis X. Ford was the Vicar Apostolic. After language study in Tung Shek, he was assigned to the mission of Shui Chai in Ng Wah Country. Among his altar boys at this mission was a young lad who is now the bishop of Hong Kong, Cardinal John Baptist Wu.

Since the Sine-Japanese War was in progress, the Hoi Fong area of the Hong Kong Vicariate Apostolic had six priests of the PIME Society interned by the Chinese as enemy aliens. Father Bianchi, then a Hong Kong vicar general, asked Bishop Ford to help and he sent Father Trube to Hoi Fung to look after the Christian there. While in Hoi Fung, Father Trube negotiated the release of the Italian priests who were allowed to reside at the Kaying seminary. Bishop Valtorta of Hong Kong then named Father Trube as his vicar general for those areas of his vicariate under Chinese control.

After a furlough in 1948, Father Trube was named pastor of Ng Wah where he witnessed the Communist liberation of China. For one year he was able to carry on his mission work and receive many converts. But soon after Christmas in 1950 he was accused of “crimes against the Chinese People” and was arrested.

Expelled from China in 1952. Father Trube was assigned to a new Maryknoll mission in the Philippines. But the now Bishop Bianchi of Hong Kong and Father Thomas Malone, the Maryknoll superior in South China, intervened and asked that he be allowed to remain in Hong Kong and work with the vast numbers of refugees then entering the colony. Thus Father Trube began a 43 year ministry to the under-privileged in Hong Kong which continued to the moment of his death.

Father Trube immediately started a vocational training centre for the young, a clinic to take care of the ill and a school for adult education. This led in 1953 to a grant of land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a generous financial gift from Cardinal Spellman, the archbishop of New York. These allowed Father Trube to begin his mos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shop Ford Memorial School and Centre. The Centre served as a distribution point for Catholic Relief Services and pioneered various self-help projects including, the famous noodle project whereby relief goods such as flour, oil and mile were made edible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d much needed education for the poor who had fled their homes on the mainland. The selfless example of Father Trube brought many people to his doctrine classes and to baptism.

In 1966 because of the limited numbers of places in the colony’s academic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young people of secondary school age. The government urged voluntary agencies to establish vocational schools equivalent to lower secondary schools of three years duration. In response, Father Trube started the Maryknoll Practical School in Jordan Valley, Kowloon. Although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may have seen such schools as merely a way to keep students out of the job market for a further three years after primary school, Father Trube from the start had other plans. He opened a private night school to allow students to finish ordinary level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sit for exams. The school was coeducational and noted throughout the colony as a school that gave many students an opportunity they would never otherwise have had. Father Trube was justly proud of the many graduates of his school who attended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around the world and were welcomed readily into the Hong Kong job market. More recently the school has been advanced to a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and a technical college. And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Father Trube was working out the details with government for and extension to the schools

Throughout his Hong Kong years, Father Trube kept in contact with his former mission of Kaying and helped the priests, sisters and lay people there, providing them with encouragement, clothes, food and financial assistance. He visited the diocese of Kaying frequently during the past twelve years and had trips planned for June and August before the Lord beckoned.

Father Trube will be sorely missed by his fellow Maryknollers, his educational colleagues, his students and his many friends around the world.
30 June 1995

 

涂挽靈神父

涂 挽 靈 神 父 多 才 多 藝 。 來 華 後 , 多 在 五 華 縣 地 區 服 務 。 中 日 戰 爭 時 , 在 香 港 教 區 管 轄 的 海 陸 豐 地 區 傳 教 的 是 意 大 利 神 父 。 政 府 要 集 中 管 理 他 們 , 福 牧 一 口 承 擔 , 把 他 們 六 位 都 接 到 聖 若 瑟 修 院 居 住 , 辦 該 地 區 之 教 務 則 委 涂 神 父 去 處 理 。 任 務 完 成 後 , 涂 神 父 回 到 五 華 縣 水 寨 堂 區 繼 續 福 傳 工 作 。 一 九 四 五 年 七 、 八 月 間 , 本 人 陪 許 神 父 訪 問 時 , 曾 拜 候 他 。

涂 神 父 於 解 放 後 , 即 到 香 港 東 頭 村 難 民 營 開 教 。 在 難 民 離 家 人 群 中 工 作 , 千 頭 萬 緒 , 複 雜 難 理 。 但 他 一 步 一 足 印 , 建 立 堂 區 , 辦 小 學 , 後 建 立 中 等 職 業 學 校 , 培 育 流 亡 者 的 新 生 代 。 辦 理 難 民 的 衣 、 食 、 住 、 醫 療 、 保 健 工 作 等 。 後 來 這 裡 成 立 了 辦 理 上 述 各 項 的 機 構 。 這 裡 要 強 調 的 是 , 天 主 奇 妙 的 措 施 , 使 涂 神 父 易 地 為 更 多 的 人 服 務 , 做 更 大 的 事 業 。

涂 神 父 雖 然 人 在 香 港 , 衷 心 還 常 常 掛 念 著 嘉 應 教 區 。 從 此 , 他 利 用 各 種 管 道 與 鐵 幕 內 的 國 籍 神 職 修 女 及 教 友 聯 絡 , 鼓 勵 、 支 持 、 協 助 他 們 。 經 濟 、 禮 儀 用 物 等 , 源 源 接 濟 他 們 。 東 頭 村 堂 區 成 為 嘉 應 教 區 在 鐵 幕 外 的 最 大 接 濟 站 。

開 放 後 , 他 運 送 各 種 物 資 , 募 款 重 修 各 地 聖 堂 , 修 女 院 等 。 他 多 次 親 自 去 訪 問 教 區 聖 堂 , 實 際 瞭 解 各 地 之 需 要 , 而 加 以 協 助 。 鍾 全 璋 神 父 晉 牧 前 , 本 人 和 遠 皓 神 父 還 替 他 護 送 給 新 主 教 的 大 經 本 、 主 教 帽 、 權 杖 、 權 介 、 補 品 , 彌 撒 獻 儀 及 禮 金 等 。 第 一 次 還 鄉 , 提 心 吊 膽 , 終 於 在 當 天 晚 上 十 時 前 交 給 主 教 候 選 人 ── 鍾 全 璋 神 父 。 我 們 的 梅 州 (嘉 應) 教 區 能 有 今 日 的 各 項 成 就 , 涂 神 父 是 大 功 臣 之 一 。
福爾德主教紀念集


 

涂挽靈神父安息主懷
一生致力服務中國人

佐 敦 谷 瑪 利 諾 工 業 中 學 及 東 頭 村 福 德 學 校 創 辦 人 涂 挽 靈 神 父 , 於 一 九 九 五 年 六 月 十 五 日 清 晨 睡 夢 中 在 寓 所 去 世 , 享 年 八 十 二 歲 。

這 位 來 自 紐 約 的 瑪 利 諾 修 會 傳 教 士 , 本 應 在 六 月 十 六 日 慶 祝 晉 鐸 五 十 五 週 年 紀 念 。

涂 挽 靈 神 父 於 一 九 四 0 年 開 始 其 傳 教 工 作 , 服 務 粵 北 嘉 應 (梅 州) 教 區 的 客 家 人 , 童 年 時 代 的 胡 振 中 樞 機 曾 是 涂 神 父 的 輔 祭 , 並 在 其 鼓 勵 下 進 入 修 院 。

五 0 年 , 涂 神 父 因 「反 華 罪 名」 被 捕 , 兩 年 後 被 驅 逐 出 境 , 並 到 香 港 定 居 , 協 助 大 批 大 陸 難 民 。

他 常 說 , 假 如 他 不 能 在 內 地 服 務 中 國 人 , 他 便 在 香 港 服 務 他 們 。

一 九 五 三 年 , 涂 神 父 創 辦 了 福 德 學 校 及 中 心 , 以 紀 念 他 在 中 國 時 監 督 其 工 作 的 福 德 主 教 。 該 所 學 校 及 中 心 成 為 天 主 教 救 濟 服 務 的 分 發 站 , 向 難 民 派 發 麵 粉 、 油 、 牛 奶 和 麵 條 。 他 更 把 這 些 物 資 製 成 麵 包 , 以 提 高 學 生 營 養 。

一 九 六 六 年 , 他 開 辦 了 瑪 利 諾 工 業 學 校 , 雖 然 這 只 是 一 所 職 業 訓 練 學 校 , 但 不 少 學 生 在 畢 業 後 均 能 接 受 高 等 教 育 , 日 夜 校 學 生 總 數 達 一 千 七 百 人 。

直 到 逝 世 之 前 , 涂 神 父 仍 身 兼 該 校 校 監 , 以 及 瑪 利 諾 神 父 教 會 學 校 和 柏 德 學 校 的 校 董 數 職 , 他 對 教 育 的 貢 獻 將 永 遠 留 在 人 們 心 中 。

瑪 利 諾 會 六 月 廿 一 日 在 沙 田 聖 本 篤 堂 為 涂 神 父 舉 行 守 靈 祈 禱 ; 另 外 , 胡 振 中 樞 機 則 於 當 晚 八 時 在 該 堂 為 他 主 持 安 所 彌 撒 。

涂 挽 靈 神 父 遺 體 於 六 月 廿 二 日 安 葬 在 長 沙 灣 聖 辣 法 厄 爾 天 主 教 墳 場 。
1995 年 6 月 23 日

 

 悼念涂挽靈神父
呂茱莉

今 年 六 月 十 五 日 便 是 涂 挽 靈 神 父 逝 世 一 週 年 紀 念 了 , 在 他 八 十 二 年 的 生 命 中 , 有 五 十 五 年 是 用 來 服 侍 天 主 的 。 期 間 遇 過 無 數 的 困 難 、 艱 辛 , 甚 至 危 險 , 惟 他 都 能 勇 往 直 前 , 無 怨 無 悔 。 他 對 天 主 的 愛 心 和 信 念 , 都 在 他 的 工 作 中 表 露 無 遺 , 更 令 我 們 做 教 友 的 對 他 又 敬 又 愛 。

對 於 涂 神 父 的 生 平 , 他 所 屬 的 瑪 利 諾 會 已 有 介 紹 , 在 此 不 再 贅 述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他 在 一 九 四 0 年 在 美 國 晉 鐸 之 後 便 被 派 到 廣 東 省 客 家 一 帶 傳 教 , 直 至 五 二 年 左 右 被 逐 離 中 國 。 所 以 每 逢 有 教 友 問 涂 神 父 是 那 裡 來 的 , 他 都 會 答 說 是 客 家 。

約 在 五 二 至 五 三 年 間 , 涂 神 父 在 九 龍 東 頭 村 一 個 小 山 丘 上 興 建 了 福 德 小 學 , 同 時 成 立 了 聖 母 聖 誕 堂 , 在 那 個 小 山 丘 後 來 名 為 福 德 岡 。 涂 神 父 和 我 家 的 淵 源 便 是 由 那 個 時 候 開 始 的 。

我 的 爸 爸 是 一 個 熱 心 教 友 , 他 是 其 中 一 個 在 聖 堂 成 立 初 期 便 追 隨 神 父 左 右 的 人 。 我 對 涂 神 父 有 印 象 和 記 憶 應 該 是 在 我 唸 小 學 的 時 候 , 我 並 非 福 德 的 學 生 , 但 我 弟 弟 是 。 涂 神 父 很 多 時 會 在 晚 上 到 我 家 來 和 爸 爸 商 量 聖 堂 的 事 務 。 在 聖 堂 見 到 的 神 父 總 是 穿 祭 衣 , 到 我 家 來 時 卻 是 穿 便 服 的 , 恤 衫 西 褲 , 領 口 有 個 硬 白 條 , 我 當 時 有 個 感 覺 是 神 父 正 在 微 服 出 巡 。

對 於 當 時 我 們 這 班 小 孩 子 來 說 , 星 期 天 是 個 大 日 子 。 星 期 天 早 上 我 們 都 會 打 扮 得 整 整 齊 齊 , 從 家 裡 走 路 到 聖 堂 參 與 彌 撒 , 在 路 上 會 遇 到 很 多 教 友 , 爸 媽 會 和 他 們 打 招 呼 , 寒 暄 幾 句 。 而 從 東 頭 村 道 經 培 民 村 上 福 德 岡 這 條 斜 路 是 到 聖 堂 的 必 經 之 路 , 涂 神 父 會 站 在 福 德 岡 入 口 附 近 和 教 友 打 招 呼 , 很 多 教 友 , 不 論 男 女 老 幼 都 會 走 近 向 神 父 問 安 和 談 話 , 涂 神 父 差 不 多 能 記 得 每 一 個 面 孔 和 姓 名 。

涂 神 父 在 東 頭 村 服 務 的 十 四 、 五 年 間 , 教 友 的 數 目 有 增 無 減 , 福 德 學 校 更 是 當 時 該 區 的 名 校 。 教 友 有 事 都 會 找 神 父 商 量 , 由 經 濟 問 題 , 就 學 升 學 問 題 以 至 就 業 問 題 , 神 父 都 會 盡 量 幫 忙 , 他 簡 直 是 教 友 的 黃 大 仙 , 有 求 必 應 。

在 五 0 年 代 後 期 , 神 父 曾 經 有 一 個 時 期 派 送 糧 食 給 教 友 , 其 中 包 括 奶 粉 、 食 油 和 麵 粉 , 是 由 美 國 運 到 來 的 。 我 還 記 得 上 福 德 岡 那 條 斜 路 人 來 人 往 的 樣 子 , 有 些 人 在 排 隊 領 取 物 品 , 有 些 則 歡 天 喜 地 扛 著 一 袋 袋 的 物 品 回 家 。 神 父 還 成 立 了 一 個 福 利 會 , 在 那 條 斜 路 上 設 立 了 一 個 診 所, 贈 醫 施 藥 。

在 那 個 時 候 , 很 多 東 頭 村 的 教 友 都 接 受 過 涂 神 父 的 幫 忙 或 恩 惠 , 我 家 也 不 例 外 。 有 一 年 媽 媽 懷 了 雙 胞 胎 , 快 要 臨 盆 了 , 本 來 媽 媽 是 打 算 去 留 產 所 分 娩 的 , 但 神 父 向 爸 爸 提 議 說 雙 胞 胎 比 較 複 雜 , 到 醫 院 分 娩 會 比 較 安 全 , 爸 爸 因 著 經 濟 的 問 題 猶 疑 未 決 , 最 後 還 是 神 父 著 爸 爸 把 媽 媽 送 到 法 國 醫 院 去 , 分 娩 過 程 果 然 有 些 少 枝 節 , 幸 好 有 完 善 的 設 備 才 保 住 兩 個 小 生 命 , 最 後 神 父 代 我 們 付 了 醫 院 費 用 , 爸 爸 分 文 也 不 用 付 。

一 九 六 二 年 香 港 發 生 難 民 潮 , 大 批 難 民 為 逃 避 飢 荒 而 從 邊 境 非 法 進 入 香 港 。 神 父 當 時 曾 經 多 次 駕 車 去 邊 境 附 近 接 載 難 民 , 把 他 們 送 到 附 近 的 火 車 站 , 然 後 又 再 回 頭 去 接 另 一 批 難 民 , 這 樣 接 接 送 送 , 委 實 幫 助 了 很 多 人 能 順 利 來 到 香 港 , 那 時 只 要 能 入 到 香 港 境 , 使 可 居 留 下 來 。

涂 神 父 經 常 探 訪 教 友 , 同 時 亦 定 期 資 助 一 些 家 境 特 別 困 苦 的 教 友 。 他 亦 幫 助 過 很 多 青 年 到 外 國 升 學 , 除 了 替 他 們 寫 介 紹 信 外 , 有 時 更 會 資 助 貧 苦 學 生 路 費 或 出 門 的 零 用 錢 , 我 的 朋 友 當 中 亦 有 很 多 曾 受 惠 。

涂 神 父 在 一 九 六 六 年 被 調 往 到 牛 頭 角 創 辦 瑪 利 諾 工 業 學 校 。 初 期 很 多 東 頭 村 的 教 友 仍 然 有 跟 神 父 保 持 聯 絡 , 過 時 過 節 亦 會 探 訪 他 , 後 來 由 於 東 頭 村 遷 拆 而 教 友 被 徙 置 到 不 同 的 地 區 , 在 福 德 岡 上 的 聖 母 聖 誕 堂 便 不 復 以 往 的 熱 鬧 了 。 隨 著 日 子 的 過 去 , 舊 教 友 之 中 老 的 老 , 死 的 死 , 有 的 搬 遠 了 , 有 的 移 了 民 , 所 以 到 牛 頭 角 探 神 父 的 舊 教 友 便 只 剩 下 寥 寥 幾 個 了 。

一 九 八 0 年 爸 爸 生 病 , 神 父 也 時 有 到 醫 院 探 望 , 當 爸 爸 病 危 時 , 神 父 來 了 , 知 道 爸 爸 已 傅 了 聖 油 , 便 對 我 們 說 : 「他 雖 然 是 昏 迷 了 , 但 是 他 還 是 可 以 聽 得 到 的 , 你 們 分 批 在 他 耳 邊 唸 玫 瑰 經 , 那 麼 他 便 可 以 在 心 中 跟 著 你 們 唸 。」 這 些 說 話 , 至 今 仍 然 歷 歷 在 目 。

神 父 把 客 家 作 為 他 的 第 二 故 鄉 , 並 自 認 是 客 家 人 , 所 以 也 特 別 喜 歡 吃 客 家 菜 , 尤 其 是 客 家 豆 腐 。 二 十 多 年 前 沙 田 的 山 水 豆 腐 很 出 名, 我 們 也 有 和 神 父 去 光 顧 , 除 豆 腐 之 外 , 神 父 喜 吃 蒸 海 鮮 , 還 會 挑 魚 眼 來 吃 , 他 說 魚 眼 能 補 眼 。 神 父 也 很 喜 歡 吃 媽 媽 弄 的 煎 蛋 角 ── 包 了 肉 碎 和 蔥 碎  , 我 們 知 道 了 神 父 的 喜 好 , 所 以 每 次 請 他 吃 飯 都 不 用 花 太 多 時 間 和 精 神 去 研 究 菜 單 。 此 外 , 神 父 也 喜 歡 吃 炒 粉 麵 , 他 與 牛 頭 角 彩 霞 道 附 近 的 食 店 也 很 熟 稔 , 很 多 時 , 神 父 會 在 黃 昏 時 份 到 那 裡 買 乾 炒 牛 河 外 賣 的 。

神 父 年 事 日 高 , 身 體 的 毛 病 也 愈 來 愈 多 , 進 進 出 出 醫 院 , 做 手 術 , 割 這 裡 , 補 那 裡 , 他 說 已 漸 漸 不 覺 一 回 事 了 。

我 和 神 父 經 常 保 持 書 信 來 往 , 他 給 我 的 最 後 一 封 信 是 在 去 年 六 月 一 日 寫 的 , 亦 即 是 他 去 世 前 兩 個 星 期 , 他 近 年 花 很 多 精 神 和 心 血 去 幫 助 客 家 一 帶 的 教 區 重 建  , 信 中 還 呼 籲 我 們 捐 獻 , 並 提 到 會 在 六 月 十 八 日 去 客 家 一 帶 探 訪 , 還 有 計 劃 在 八 月 份 去 云 , 沒 想 到 他 在 六 月 十 五 日 便 辭 世 了 。

神 父 離 我 們 而 去 , 我 們 當 然 覺 得 傷 感 和 捨 不 得 , 在 追 悼 彌 撒 中 看 到 神 父 安 祥 的 躺 在 那 裡 , 覺 得 神 父 為 教 會 辛 苦 了 五 十 五 年 , 也 總 該 休 息 了 , 天 主 在 他 晉 鐸 五 十 五 週 年 的 前 夕 把 他 召 回 老 家 去 , 真 是 一 個 巧 妙 的 安 排 。

神 父 的 一 生 , 都 是 為 了 人 群 服 務 的 。 在 物 質 生 活 方 面 , 他 曾 經 幫 助 過 無 數 人 的 需 要 ; 在 精 神 生 活 上 , 他 亦 帶 領 過 無 數 人 認 識 天 主 , 走 天 主 的 道 路 。 涂 神 父 為 了 自 己 的 信 仰 , 為 了 回 應 天 主 的 愛 , 無 條 件 地 付 出 了 自 己 一 生 的 精 神 和 時 間 , 服 侍 天 主 , 服 務 人 群 , 他 不 單 賺 到 教 友 們 對 他 的 尊 敬 和 愛 戴 , 還 在 天 上 累 積 了 豐 盛 的 報 酬 。 對 於 我 們 這 班 營 營 役 役 的 俗 人 來 說 , 涂 神 父 真 是 比 我 們 高 明 得 多 了 。
1996 年 6 月 14 日


Maryknoll Fathers’ School 40 Anniversary (1957-1997)
一位傳教士的一生--涂挽靈神父, 陳經豪 宋雲龍 馮慧潔 區樂雯編,, 2006.
From Milan to Hong Kong 150 Years of Mission, by Gianni Criveller, Vox Amica Press, 2008.
從米蘭到香港150年傳教使命, 柯毅霖著, 良友之聲出版社, 2008.

先賢錄--香港天主教神職及男女修會會士 (1841-2010), 天主教香港教區檔案處, 2010.
Maryknoll Fathers and Brothers in Hong Kong 1920-2010, Maryknoll Fathers & Brothers, 2011.
國天主教傳教會與香港, 何心平著,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宄中心, 2011.
福澤龍城 — 福德學校六十周年, 福澤龍城編輯委員會編, 2012.
先賢錄--香港天主教神職及男女修會會士 (1841-2016), 天主教香港教區檔案處,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