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 SITU, Teng-Chiu John
司徒廷昭神父
|
* Birth in
Macao (澳門): [11 December 1872] |
司徒廷昭
(SITU, Teng-Chiu John 1872-1947)
Father John SITU Teng Chiu laid to rest
R.I.P.
An imposing funeral cortege wending its way through the crowded streets of Wanchai on
Sunday afternoon brought the mortal remains of the late Fr. John Situ to the Catholic
Cemetery at Happy Valley.
Prominent among the mousers was a large group of fishermen from Aberdeen, practically all
converted to the Faith by Fr. Situ as he has been for the last 12 years Rector of St.
Peter’s Church in that village.
Rev. Fr. Situ was the senior Chinese Catholic Priest in the Hong Kong Diocese having been
born in Macau in 1872 and ordained to the Priesthood in Hong Kong in 1902. Throughout his
busy and active life as a very zealous priest he worked in practically every district of
the Diocese and in the city. As a special acknowledgment of his great work he was granted
in 1926 the title of
“Missionary Apostolic” by the Sacred Congregation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Faith.
During the last few months he had been suffering chiefly from old age and was finally
received at the St. Francis Hospital, Wanchai, where he died peacefully on Saturday 9
August 1947 at 5pm.
A solemn Requiem Mass was celebrated at the Cathedral on Thursday 14 August 1947 at 9am.
17 August 1947
香港國籍司鐸司徒廷昭逝世
主教大堂舉行大禮追思彌撒
司 徒 廷 昭 神 父 係 一 位 才 德 兼 優 之 司 鐸 , 在 香 港 極 負 盛 名 , 又 為 國 籍 司 鐸 中 之 元 老 ; 傳 教 足 跡 遍 全 教 區 , 甚 得 教 友 之 愛 戴 , 然 而 功 蹟 豐 偉 , 猶 謙 卑 若 愚 ; 聲 譽 傳 揚 , 而 自 視 一 無 所 長 。 傳 教 數 十 載 , 經 驗 豐 富 , 又 且 心 地 慈 祥 , 和 氣 迎 人 , 凡 就 彼 聽 訓 者 , 不 拘 老 幼 尊 卑 , 皆 為 之 心 動 感 服 。 司 徒 廷 昭 神 父 曾 歷 任 本 港 各 大 堂 區 之 要 職 , 而 自 待 甚 薄 , 衣 著 極 樸 素 , 一 生 熱 心 出 眾 , 事 主 勤 勞 , 乃 為 中 外 神 職 界 所 共 知 而 不 能 否 認 者 也 。 教 廷 遠 聞 之 下 , 乃 於 一 九 二 六 年 間 , 特 授 以 「宗 座 傳 教 士」 之 榮 銜 , 教 眾 聞 之 咸 為 慶 賀 。
神 父 生 於 公 元 一 八 七 二 年 , 家 在 澳 門 , 幼 年 棄 俗 修 道 , 入 香 港 修 院 攻 讀 神 哲 學 , 學 業 成 功 後 , 為 本 港 主 教 所 器 重 , 即 於 一 九 0 二 年 晉 陞 鐸 品 , 以 後 派 往 各 堂 區 , 奔 走 傳 教 , 更 因 當 時 極 感 缺 乏 國 籍 司 鐸 , 因 此 神 父 工 作 特 忙 。 神 父 在 最 近 十 二 年 中 , 被 任 駐 香 港 仔 聖 伯 多 祿 聖 堂 之 本 鐸 , 查 該 堂 臨 近 海 洋 , 為 漁 人 聚 集 讚 美 天 主 之 所 , 當 地 人 民 之 知 識 水 準 極 低 , 然 經 神 父 之 開 導 , 目 前 已 成 為 熱 心 之 堂 區 , 至 於 彼 等 歸 奉 公 教 , 得 見 真 光 , 全 賴 神 父 之 功 勞 , 計 今 日 香 港 仔 之 教 友 , 全 體 皆 神 父 歸 化 者 , 眾 人 莫 不 感 念 神 父 之 恩 不 已 也 。
神 父 積 勞 過 度 , 又 兼 年 紀 老 邁 , 數 月 前 ,
曾 墜 於 香 港 仔 本 堂 石 階 上 , 病 遂 起 教 區 當 局 即 送 入
嘉 諾 撒 醫 院 就 醫 , 病 愈 危 , 轉 送 入 灣 仔 聖 方 濟 醫 院
, 藥 石 不 靈 , 善 領 聖 事 , 於 一 九 四 七 年 八 月 九 日 下
午 五 時 寢 終 , 聞 者 慟 哀 。 出 殯 之 日 , 執 紼 者 數 千 人
, 為 空 前 盛 大 之 葬 儀 。 又 香 港 主 教 大 堂 繼 於 同 月 十
四 日 舉 行 追 悼 大 彌 撒 , 參 加 者 極 眾 云 。
1947
年 9 月 7 日
悼司徒神父並述其家族
傳略和感言
梁端常
回 憶 月 前 在 祝 賀 石 公 晉 鐸 銀 慶 大 會 當 中 謝 君 家 寶 於 演 說 恭 維 之 餘 , 最 後 他 以 清 醒 之 頭 腦 曰 : 「再 過 四 年 就 快 要 輪 到 司 徒 神 父 之 金 慶 了 , 天 主 保 佑」 說 罷 , 全 場 鼓 掌 , 聲 震 屋 瓦 , 可 不 是 麼 ? 雖 當 時 司 徒 公 本 人 , 曾 微 笑 而 默 許 斯 言 , 從 可 知 他 亦 自 信 其 體 魄 之 康 健 , 定 能 蒙 主 俯 賜 遐 齡 , 欣 逢 盛 典 , 乃 幾 何 時 , 寬 然 慧 星 隕 落 , 撒 手 塵 寰 , 真 令 人 輒 興 主 旨 奧 微 , 匪 夷 所 思 之 感 , 而 憧 憬 乎 天 喪 斯 文 , 致 有 老 成 凋 謝 之 慨 , 夫 此 豈 如 諺 所 謂 , 如 潮 汐 一 般 , 此 長 彼 退 , 互 相 抵 消 耶 , 吾 於 此 慟 哭 我 公 皈 宿 之 下 胆 敢 援 引 于 斌 主 教 , 月 昨 在 首 都 追 悼 徐 鐸 宗 澤 祭 禮 當 中 , 賜 以 「文 以 載 道 懷 顯 主 德」 八 字 概 括 之 誄 文 , 徐 公 實 足 以 當 之 而 無 愧 , 故 今 亦 效 顰 , 擬 獻 司 徒 公 以 「捨 身 傳 道 蓽 路 襤 褸」 , 以 概 括 之 , 倘 公 在 天 之 露 , 若 尚 遜 然 否 認 者 , 橫 堅 不 佞 仍 要 述 公 之 家 族 與 傳 略 , 也 許 暫 把 上 述 追 悼 數 言 為 破 題 兒 , 而 讓 吾 詳 寥 以 下 之 文 章 為 八 股 罷 。
按 公 姓 司 徒 , 諱 廷 熙 , 字 真 明 , 聖 名 若 望 , 生 於 一 八 七 二 年 , 現 年 七 十 六 歲 , 原 籍 開 平 赤 坎 雁 湖 里 , 迺 祖 僑 遷 澳 門 , 數 代 信 奉 公 教 , 世 胃 書 香 , 尤 擅 棋 奕 , 父 早 喪 , 昆 仲 三 人 , 公 列 行 二 , 以 光 、 明 、 聰 排 次 序 , 介 弟 真 聰 聖 名 方 濟 各 , 乃 屬 澳 門 區 司 鐸 , 不 幸 於 十 五 年 前 , 因 偶 感 暑 悞 服 反 攻 劑 致 命 於 恩 平 傳 教 住 所 , 至 今 墓 碑 仍 矗 立 於 孔 子 廟 後 。 長 兄 真 光 向 居 澳 業 手 民 , 副 業 物 業 經 紀 , 卒 於 一 九 三 九 年 夏 , 惜 乏 後 嗣 , 長 嫂 卒 於 一 九 三 七 年 春 , 令 堂 顯 妣 瑪 利 亞 卒 於 該 年 夏 , 時 遐 齡 已 達 九 十 九 歲 矣 , 而 貞 姊 阿 金 , 聖 名 羅 撒 , 亦 相 繼 卒 於 淪 陷 之 翌 年 , 即 一 九 四 二 年 , 可 憐 嗱 司 徒 公 , 當 時 適 於 日 寇 管 治 之 下 , 累 得 他 老 人 家 拼 命 申 請 渡 航 , 赴 澳 奔 喪 , 至 今 言 之 , 猶 有 餘 佈 , 況 身 歷 其 境 乎 , 又 公 的 兩 位 故 鐸 從 兄 , 尊 篆 未 詳 , 乳 名 玻 子 、 香 子 , 聖 名 安 多 尼 和 多 默 氏 , 亦 澳 門 老 前 輩 司 鐸 , 均 精 通 中 葡 法 拉 丁 等 數 國 文 字 語 言 , 尤 其 長 安 多 尼 鐸 , 當 初 傳 教 澳 屬 海 島 氹 仔 灣 頭 , 該 處 教 民 類 多 蛋 戶 漁 民 , 浮 家 泛 宅 , 該 鐸 嘗 貸 款 給 與 置 船 出 海 打 魚 , 漁 民 至 今 猶 稱 之 , 愚 幼 時 僑 澳 , 曾 一 度 分 別 為 該 兩 司 鐸 輔 祭 於 聖 山 小 堂 , 可 惜 均 於 二 十 年 前 , 先 後 倦 勤 病 殁 澳 庽 , 然 則 四 兄 弟 中 澳 已 占 三 位 神 品 , 而 公 獨 愿 承 召 潛 修 港 屬 , 此 何 以 故 , 中 間 亦 有 一 段 故 事 , 值 得 記 載 , 查 當 時 屬 澳 之 北 京 籍 湘 神 父 者 , 愚 亦 曾 識 荊 , 此 公 成 練 達 , 早 已 透 視 公 之 兄 弟 二 人 為 孺 子 可 教 , 將 來 定 叨 聖 召 , 於 以 滿 擬 栽 植 他 倆 , 共 進 三 巴 仔 聖 若 瑟 大 修 院 , 攻 讀 神 職 班 , 俾 成 主 國 名 器 , 詎 公 獨 持 異 見 , 他 意 非 離 鄉 井 別 樹 一 幟 不 可 , 據 稱 , 與 其 弟 同 處 一 隅 , 較 不 若 彼 此 分 道 揚 鑣 之 為 愈 , 庶 於 將 來 成 功 時 , 更 擴 大 葡 萄 園 的 工 作 等 語 , 他 竟 置 湘 老 鐸 之 薦 於 弗 恤 , 時 湘 鐸 已 年 逾 古 稀 , 而 竟 拂 袖 負 笈 港 方 , 卒 之 , 眾 弟 兄 均 蒙 主 召 成 功 , 是 可 知 難 異 道 同 皈 , 但 其 耿 介 獨 立 之 精 神 , 深 具 宗 徒 聖 伯 多 祿 與 保 祿 之 傳 統 性 , 而 三 眛 「傳 教 萬 邦」 之 旨 矣 。 查 當 年 與 公 聯 袂 負 笈 港 方 者 , 尚 有 故 鐸 林 公 蔭 棠 偕 來 , 所 以 同 時 升 品 , 林 公 乃 吾 名 先 師 林 心 泉 君 之 哲 嗣 亦 即 現 澳 門 紅 衣 司 鐸 何 心 源 之 母 舅 也 云 。
綜 上 所 述 , 公 的 闔 家 親 屬 , 均 相 繼 身 亡 於 此 十 數 年 間 , 可 謂 之 死 光 了 , 吾 於 此 以 客 觀 態 度 比 擬 一 句 最 不 雅 聽 之 粵 諺 語 : 「陷 家 產」 三 字 概 括 之 , 但 以 我 公 完 全 聖 化 之 家 庭 主 觀 觀 之 , 推 測 而 檢 討 之 , 則 不 管 先 儲 蓄 家 產 於 天 庭 , 然 後 全 家 動 程 , 而 達 登 彼 岸 , 尤 其 以 神 品 中 如 我 公 者 , 當 必 存 此 觀 念 , 而 不 以 愚 言 為 河 漢 , 抑 為 嘲 笑 斯 幸 矣 。
不 佞 與 公 恭 屬 姻 親 , 若 沿 余 甥 呼 之 為 外 舅 祖 名 稱 者 。 吾 當 稱 之 為 「母 舅」 , 然 則 以 俗 之 親 誼 計, 公 已 高 余 一 輩 , 若 論 神 品 , 則 比 率 倍 數 , 余 不 能 計 惟 主 知 之 , 總 之 鄙 庸 俗 至 不 配 為 公 寫 傳 略 , 至 幸 上 種 種 , 祗 樓 述 其 家 族 矣 , 閱 者 諒 之 一 嘆 。 或 曰 , 爾 前 既 聲 明 當 證 出 公 「捨 身 傳 教 蓽 路 襤 褸」 之 謙 表 , 今 欲 藉 端 委 卸 不 提 , 母 乃 犯 題 及 自 欺 欺 人 乎 , 吾 故 曰 : 否 , 容 憑 吾 良 心 之 驅 使 , 盡 吾 所 知 見 於 我 公 者 , 當 不 惜 禿 筆 以 表 揚 之 , 披 露 之 。 豈 敢 曰 傳 , 簡 直 見 事 叙 事 而 已 , 前 題 不 過 藉 取 「傳 略」 美 名 罷 。
最 麻 煩 複 雜 , 就 是 寫 此 段 了 , 竊 吾 一 介 俗 子 , 奚 能 知 公 之 傳 教 歷 史 , 況 「傳」 之 云 者 , 須 具 有 系 統 性 及 歲 序 年 月 , 分 門 別 類 , 安 部 就 落 , 依 次 一 一 彙 列 , 不 容 紊 亂 乃 可 , 顧 此 諒 已 載 諸 教 會 史 冊 , 當 由 教 會 負 責 宣 佈 , 吾 斯 之 不 過 就 公 調 職 返 港 後 , 而 吾 屬 其 麾 下 , 把 他 職 務 上 之 勞 績 , 略 抒 管 見 而 已 。
語 有 之 , 莫 為 之 先 , 雖 美 弗 彰 , 莫 為 之 後 , 雖 普 弗 傳 , 前 所 謂 傳 , 乃 取 義 此 宋 句 之 傳 即 為 之 傳 。
溯 一 九 一 四 年 耶 穌 復 活 後 兼 旬 , 先 從 兄 梁 敬 之 司 鐸 , 忽 病 逝 於 灣 仔 聖 方 濟 各 本 堂 後 , 上 峰 立 調 公 由 惠 陽 傳 教 區 來 承 乏 , 詎 荏 苒 經 年 , 方 克 交 代 施 即 繼 任 , 事 前 公 在 內 地 , 曾 一 次 被 土 匪 深 砍 前 額 一 刀 幾 乎 致 命 。 迨 後 公 為 予 言 , 當 時 乃 在 深 夜 , 他 擬 赴 某 地 為 教 友 行 終 傅 聖 事 , 致 被 賊 匪 截 劫 , 幸 得 其 他 教 友 , 負 槍 前 來 營 救 脫 險 , 否 則 不 堪 想 , 此 段 盧 履 中 神 父 曾 於 晉 鐸 銀 慶 辰 。 在 跑 馬 地 聖 堂 大 祭 講 道 中 宣 佈 , 在 場 聽 眾 倘 非 善 忘 諒 能 記 憶 , 又 於 當 時 在 總 堂 曠 地 慶 祝 銀 慶 當 中 , 曾 憶 恩 大 主 教 教 訓 詞 有 曰 : 「爾 曹 須 將 兒 女 付 我 , 俾 學 成 神 品 , 庶 將 來 我 儕 港 外 籍 教 士 , 可 以 摒 擋 歸 國」 等 警 惕 語 , 結 果 後 來 華 南 大 修 院 先 後 十 數 年 間 , 已 培 成 八 位 華 籍 司 鐸 (姓 名 請 參 觀 石 鐸 銀 慶 特 刊 內 , 鄙 撰 之 「聖 嬰 里 英 雄 輩 出」 內 容 , 便 悉 , 吾 於 此 敢 武 斷 謂 , 梁 敬 之 鐸 為 諸 鐸 之 領 班 , 而 公 則 為 諸 鐸 之 指 導 , 更 補 充 一 句 , 梁 鐸 前 任 之 司 鐸 , 即 他 的 親 叔 父 梁 碼 爾 谷 公 , 乃 聖 嬰 里 進 教 範 圍 內 統 成 十 二 位 司 鐸 之 前 軀 也 , 吾 寫 此 段 內 容 雖 複 雜 , 但 若 以 清 靜 頭 腦 , 迴 環 檢 討 而 歸 納 之 , 每 次 慶 會 中 , 所 言 行 的 經 過 , 皆 具 有 傳 統 性 , 如 腳 踏 石 一 般 的 奇 蹟 存 在 , 故 不 憚 煩 贅 述 於 此 。 尤 希 閱 者 鑒 宥 。
上 述 叨 叨 絮 絮 , 袛 局 部 報 告 公 之 經 歷 , 固 未 曾 道 及 公 之 才 德 與 品 行 , 是 烏 乎 可 , 上 已 言 之 , 公 家 族 乃 書 香 世 代 , 尤 擅 棋 奕 (吾 幼 時 , 曾 傍 觀 其 族 輩 和 人 賽 奕 屢 勝 , 故 云 。) 所 以 公 及 蔭 棠 故 鐸 未 來 港 時 , 彼 此 於 國 學 文 字 , 均 已 深 造 , 就 寶 血 門 前 之 對 聯 , 乃 林 公 手 撰 , 聯 曰 : (寶 戒 十 條 嚴 , 不 外 良 心 和 道 德 。 血 留 千 載 碧 , 須 知 聖 體 救 靈 魂 。) 是 可 知 其 心 思 之 靈 敏 及 鉗 句 之 巧 妙 , 從 一 而 知 其 二 矣 。
公 謙 遜 忍 耐 , 特 溫 良 儉 樸 , 待 人 接 物 , 不 特 和 藹 可 親 , 尤 且 犯 而 不 校 , 他 性 好 豢 雀 , 憶 在 任 時 他 的 寶 愛 之 百 齡 靈 小 鳥 , 偶 被 某 同 僚 , 無 端 啟 籠 飛 放 , 在 他 人 不 知 如 何 動 怒 交 涉 , 而 公 則 忍 受 無 辭 , 亦 不 與 辯 , 從 此 句 知 其 謙 德 , 不 僅 值 德 乏 修 養 者 之 典 型 , 且 繼 為 神 職 班 之 模 範 , 他 懷 才 不 露 , 吾 索 稔 其 關 懷 國 事 , 雖 病 篤 時 , 亦 必 日 購 報 紙 一 份 , 閱 不 釋 手 , 吾 視 奇 而 問 之 , 他 曰 , 尚 有 精 神 , 而 表 示 一 息 尚 存 , 不 容 少 懈 之 意 , 閑 嘗 閱 報 , 遇 有 趣 緻 之 燈 謎 、 猜 字 、 或 徵 文 等 等 , 他 必 擇 善 投 稿 , 以 益 文 思 , 個 性 尤 好 柔 軟 體 操 , 即 每 日 必 步 行 十 里 , 安 步 當 車 , 以 壯 體 魄 , 回 憶 港 陷 數 載 中 間 , 他 曾 數 次 渡 航 旋 澳 省 親 , 吾 熱 居 斗 室 之 內 , 公 間 日 必 來 邀 予 偕 往 旅 行 郊 外 , 直 至 疲 倦 而 回 , 不 期 公 此 次 竟 因 偶 臥 仆 而 致 爆 腦 根 身 亡 , 誠 令 人 連 帶 想 及 滬 徐 鐸 短 命 死 去 , 大 興 哲 人 其 萎 之 嗟 耳 。
又 憶 有 次 被 某 主 任 同 僚 歧 視 欺 凌 , 食 不 與 共 , 且 只 給 中 饌 , 公 長 期 屢 忍 不 過 , 袛 為 息 事 寧 人 計 , 請 求 上 峰 調 任 以 避 , 人 謂 他 為 削 足 就 履 , 吾 稱 他 為 遷 巢 讓 鳩 , 公 之 謙 讓 性 有 如 此 , 誠 難 能 可 貴 。
至 論 公 職 務 上 之 負 責 , 亦 有 出 人 意 料 者 , 殊 令 教 友 至 今 , 有 感 其 恩 惠 , 而 每 飯 不 忘 者 , 別 且 不 論 , 就 二 十 年 前 , 先 室 洪 氏 瑪 利 亞 病 重 , 公 雖 給 她 妥 付 終 傅 聖 事 後 , 更 慇 懃 來 探 親 , 日 凡 數 次 , 直 至 她 辭 世 而 止 , 殊 令 殁 存 均 感 , 永 矢 弗 曖 。
往 昔 港 鐸 薪 俸 之 微 薄 , 盡 人 皆 知 , 公 甘 貧 如 飴 , 從 未 聞 其 有 怨 評 , 亦 向 未 聞 其 向 教 友 告 乏 借 貸 , 漫 說 告 貸 , 公 無 論 過 從 任 何 處 所 , 雖 烟 花 之 微 , 亦 嘗 自 携 帶 國 產 捲 烟 , 不 佔 人 家 便 宜 , 小 節 尚 且 如 斯 不 忽 略 , 則 可 知 更 謹 慎 大 節 , 所 以 以 甘 貧 樂 道 稱 之 , 惟 曰 不 宜 , 教 友 等 素 知 其 品 性 , 故 每 當 公 到 探 之 際 , 獻 儀 給 他 舉 行 聖 祭 , 他 必 稱 謝 而 受 , 最 近 公 當 然 手 頭 拮 据 , 吾 於 省 視 之 餘 , 祗 循 往 例 奉 些 微 儀 獻 祭 , 及 給 他 水 菓 滋 潤 , 誰 想 這 就 是 鄙 最 後 致 敬 之 心 旌 , 誠 令 不 禁 淚 下 盈 框 , 嗚 呼 , 高 山 止 , 景 行 行 止 , 我 神 父 及 母 舅 乎 。 爾 其 仰 天 堂 而 卻 步 乎 , 吾 固 知 父 不 達 目 的 不 止 , 奈 向 天 不 假 爾 數 年 以 達 金 慶 蓋 主 已 知 公 已 德 備 功 全 , 應 錫 永 福 , 所 以 依 順 父 言 , 將 在 天 堂 慶 此 典 禮 , 父 在 天 當 與 澳 三 位 令 昆 仲 鐸 德 暢 叙 。 而 與 另 三 位 港 同 年 , 即 陳 鴻 村 、 陳 蘭 芬 及 林 蔭 棠 神 父 同 投 奔 於 聖 父 及 聖 祖 之 抱 懷 中 , 而 述 職 領 功 也 , 吾 惟 馨 香 以 賀 之 。
至 論 公 之 服 裝 , 更 不 堪 齒 及 , 他 之 身 栽 , 既 是 短 小 而 精 幹 , 而 衣 服 章 身 , 則 隨 隨 便 便 , 補 綴 襤 褸 。 不 修 邊 幅 , 若 戴 上 世 俗 有 色 彩 眼 鏡 觀 之 , 及 以 諺 所 謂 「先 看 羅 衣 後 看 人」 之 態 度 臨 之 , 具 有 瞧 睬 之 者 , 亦 幾 希 矣, 他 最 近 罹 病 前 仍 穿 上 其 十 八 之 敝 裘 袍 掛 , 尤 憶 三 十 年 前 , 他 屬 下 某 女 教 友 (姑 諱 其 名 , 但 已 作 故 人 多 年) 憐 其 鶴 衣 百 結 , 曾 裁 送 給 他 黑 絨 長 袍 一 襲 , 他 竟 弗 用 而 珍 藏 之 , 衹 遇 有 占 禮 或 慶 典 日 一 穿 迨 後 卒 之 被 人 盜 去 , 最 可 惜 就 是 , 當 港 陷 兩 次 渡 航 往 澳 , 而 兩 次 均 被 澳 闌 崽 , 在 他 乘 車 途 中 向 後 射 盔 , 以 致 一 位 老 頹 鐸 德 , 連 一 件 殘 破 之 毡 帽 而 忽 有 戴 著 。 變 成 一 名 禿 頭 貧 僧 , 後 與 吾 相 叙 唏 噓 , 徒 喚 奈 何 。 一 月 前 公 忽 寄 語 我 往 一 叙 , 當 吾 跑 到 問 甚 事 , 他 竟 稱 只 望 相 見 罷 了 , 迨 吾 問 及 他 澳 之 殘 業 事 , 和 港 之 遺 物 事 。 他 稱 均 已 安 排 妥 當 了 , 惟 是 港 方 , 只 遺 下 一 聖 爵 , 已 撥 歸 教 會 用 云 , 是 可 知 其 身 後 蕭 條 幾 無 餘 物 也 。
曾 憶 距 今 三 十 年 前 , 當 聖 沙 勿 略 蒞 遠 東 三 百 週 年 紀 念 , 灣 仔 聖 人 本 堂 , 舉 行 慶 典 , 不 佞 曾 撰 對 聯 恭 祝 , 並 報 効 鑲 酸 枝 鏡 架 , 擬 掛 堂 內 聖 像 兩 傍 , 公 以 該 堂 乃 半 洋 化 有 碍 觀 瞻 , 但 徵 求 予 同 意 , 俾 贈 給 他 本 人 收 藏 為 紀 念 品 , 至 今 不 知 作 何 著 落 。 聯 曰 : (忘 記 真 確 字 眼) 捨 身 傳 道 東 瀛 , 母 遠 弗 屈 。 為 主 播 音 天 竺 , 雖 死 猶 生 。 神 父 徵 求 為 彼 之 贈 品 , 今 竟 成 為 詩 讖 , 堪 稱 奇 蹟 , 至 於 公 之 講 道 習 尚 , 鄙 不 敏 , 茲 亦 有 所 論 列 , 查 商 場 有 句 俗 語 : 「三 句 不 離 本 行」 , 假 設 以 聖 經 或 福 音 比 喻 「本 行」 , 則 神 父 們 宣 傳 , 自 應 在 在 依 據 聖 經 分 析 , 資 無 旁 貸 , 迺 公 不 過 固 執 聖 經 事 實 , 故 宣 道 時 , 習 慣 常 以 「吾 主 耶 穌」 云 云 為 出 發 點 , 在 其 本 心 , 不 外 欲 教 友 乍 聞 之 , 輒 起 敬 而 肅 聽 。 用 意 至 善 , 無 可 厚 非 。 詎 多 數 以 彼 為 沉 贅 , 而 愚 偏 以 彼 為 警 惕 , 何 則 , 竊 嘗 參 加 國 慶 或 某 紀 念 週 , 尤 其 在 於 此 次 在 港 澳 或 內 地 , 因 八 年 抗 戰 勝 利 , 國 軍 凱 旋 , 各 社 團 開 會 歡 迎 慶 祝 , 及 至 長 官 演 至 「蔣 主 席」 或 稱 「蔣 總 司 令」 時 , 則 全 場 聽 眾 , 例 均 肅 然 致 敬 。 照 此 類 推 , 創 世 以 來 , 吾 主 耶 穌 乃 萬 王 之 王 , 至 尊 無 對 , 緣 何 , 當 神 父 提 及 吾 主 耶 穌 聖 名 之 時 , 教 眾 不 惟 不 肅 然 起 敬 , 而 反 存 厭 聽 之 心 , 吾 深 深 疑 惑 不 明 。 解 人 難 索 。
尤 憶 在 淪 陷 期 間 , 澳 望 德 堂 舉 行 二 十 一 位 真 福 三 日 敬 禮 祈 求 , 例 行 三 日 講 道 和 聖 體 降 福 , 有 日 適 公 渡 航 在 澳 , 本 堂 嚴 故 鐸 敦 請 公 宣 道 一 堂 , 吾 亦 與 聽 。 結 果 毀 譽 忝 半 , 譽 之 者 為 守 舊 學 究 派 , (現 代 所 謂 迂 腐 儒) 毀 者 為 維 新 青 年 派 , (現 代 所 謂 主 人 翁) 誰 直 是 而 曲 非 , 自 有 明 人 鑑 定 , 吾 今 不 欲 置 議 。 予 簡 括 而 言 其 癥 結 之 所 在 , 總 之 現 代 青 年 , 喜 聽 新 名 詞 , 及 趨 時 之 資 料 , 和 構 句 鮮 豔 之 苟 有 , 援 引 經 典 考 證 , 則 動 彈 曰 「刁 書 拋」 或 「演 野」 。 幾 何 不 令 演 者 , 灰 心 冷 意 , 艱 於 應 付 , 吾 且 恐 難 起 來 , 張 、 林 飽 學 諸 先 鐸 於 墓 。 而 質 問 其 理 由 , 相 信 僉 謂 莫 明 其 妙 。 惟 欲 無 言 。 吾 於 此 。 誠 恐 我 國 國 粹 , 將 來 縱 不 為 維 新 之 風 氣 吹 倒 , 亦 必 為 趨 時 潮 流 所 泯 沒 , 惄 然 憂 之 。
吾 因 追 悼 而 悲 哀 , 且 因 追 憶 而 吃 力 。 所 謂 圖 報 知 己 , 反 自 尋 煩 惱 。 公 在 天 有 知 , 諒 當 額 首 。 許 納 吾 言 為 坦 白 無 私 , 而 斷 不 怒 容 , 責 我 胡 吹 亂 謗 。 幸 甚 。
茲 吾 將 稿 投 諸 公 教 報 。 尚 望 俯 賜 篇 幅 , 盡 量 登 載 , 不 敢 云 以 挽 未 俗 , 只 敢 說 互 相 勉 勵 而 已 。 最 後 , 仍 希 編 輯 先 生 , 不 棄 愚 蒙 謭 陋 , 加 以 批 評 , 俾 匡 不 逮 , 盼 甚 。
抑 者 , 公 為 恩
主 教 右 手 之 輔 弼 , 以 前 恩 牧 凡 巡 視 惠 陽 或 海 豐 教 務 , 恆 常 携 公 與 共 。 因 其 在 外 傳 教 多 年 , 熟
諳 汕 客 方 言 , 且 與 彼 方 人 士 , 感 情 素 洽 , 且 耐 勞 跋 涉 , 不 辭 艱 幸 , 今 竟 溘 然 長 逝 , 他 日 恩 牧
皈 來 , 人 面 桃 花 , 只 見 墓 碑 杯 土 , 莫 親 尊 容 懿 範 。 而 不 令 其 嘆 失 左 右 , 而 有 抱 恨 終 天 之 感 乎
。
1947
年 9 月 7 日
◆
香港傳教歷史之旅──旅途上的古人,
夏其龍著, 天主教香港教區福傳年跟進小組, 2006.
◆
The History of
Evangelization in Hong Kong - The Forerunners of Our Missionary Journey,
by Louis Keloon Ha,
Follow up Group on Year of
Evangelization, 2007.
◆
先賢錄--香港天主教神職及男女修會會士
(1841-2010),
天主教香港教區檔案處,
2010.
◆
先賢錄--香港天主教神職及男女修會會士
(1841-2016),
天主教香港教區檔案處,
2016.